10月10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2025年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我校再獲優秀等級,并于“十四五”期間第四次獲此佳績,成為工信部部屬高校及江蘇省內高校獲得優秀等級次數最多的高校之一。本次評價考核共有26個部門344家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參加。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將其作為提升辦學效益、推動科教創新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推進相關工作。
大格局管理謀篇,強化系統布局
學校將開放共享納入整體發展戰略,不斷鞏固“校領導主抓,職能部門牽頭,二級單位負責”的共享管理機制。同時,將激勵共享納入資源配置改革,深化校-院-機組三級管理體制,構建“一院一策”管理模式。職能部門多方位協同,將儀器共享列入學校重點工作、學院KPI考核點和政治巡察觀測點等,壓實共享責任。
聚力服務核心區,打造高效生態
學校依托數智化大型儀器共享服務平臺,賦能科技資源精準配置,實現儀器設備“一鍵預約、在線支付、日常監管、數據溯源”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實施“線上+線下”雙軌共享服務模式,自研定制計時終端,進行設備常態化巡查,定期發布使用情況預警名單,確保大型設備100%開放共享,100%線上運行,近一年來服務用戶新增30%。
全區域產業開放,構建多元網絡
學校積極拓展合作領域,與工信部部屬高校共同發起成立“G7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聯盟”,與G7高校分析測試中心建立資源共享平臺體系,形成了設備共享、標準互通、人才聯培的協同發展生態。此外,學校積極探索校企共享新模式,構建“企業命題、南航解題、成果共享”的合作機制。目前,已服務200余家高校及科研機構,支撐1584項企業技術攻關項目。

學校將以此考核為新的起點,持續深化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改革,進一步釋放資源潛能,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