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2日,第二屆全國南海島礁工程環境力學會議在南京舉行,會議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中國力學學會環境力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寧波大學、河海大學、佛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吉首大學聯合承辦。全國68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260余名專家學者現場參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繆昌文、劉加平、王明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宇雷,河海大學副校長陳達,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原副校長牛荻濤,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王磊,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鄭愚,中國力學學會環境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孫洪廣,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南京大學朱鴻鵠、河海大學魯春輝和石家莊鐵道大學孫國文,會議共同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余紅發教授、寧波大學陳建康教授、佛山大學楊新華教授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我校民航學院院長張卓然主持。
劉宇雷在開幕式上代表學校對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開展南海島礁工程環境力學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和工程價值,更是維護國家主權、保障海洋安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南航始終秉承“航空報國、貢獻國防”的優良傳統,近年來緊密圍繞“海洋強國”戰略,在南海島礁土木工程材料與結構、深遠海風浪聯合發電設施、海上浮式機場等領域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未來,南航期待攜手與會學者,搭建起“力學-材料-土木-海洋-氣象”多學科交叉平臺,為南海島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儲備和科學支撐。
孫洪廣在致辭中指出,將力學前沿理論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緊密結合,攻克島礁工程中的關鍵科學和技術難題,是力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本次會議聚焦“南海島礁工程的環境力學問題”主題,為與會專家學者提供了高起點、全方位的學術交流機會,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通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共同為促進國內環境力學與島礁工程領域的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貢獻智慧與力量。
繆昌文院士、劉加平院士等13位專家學者受邀作大會特邀報告。報告內容圍繞島礁工程在極端環境下面臨的耐久性、多災害耦合、智能感知與新能源利用等核心挑戰,系統展示了從材料機理、結構設計到全壽命防護的最新研究體系,展現了我國在該領域從基礎理論到工程應用的全面突破。
會議還設置了5個主題分會場和2場碩博論壇,共計129場學術報告,主題分別聚焦南海島礁工程材料、工程結構與機場工程、工程防災與減災、海洋與環境工程力學、工程應用前沿等方向。相關領域的專家及師生共聚一堂,共享研究經驗和成果,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共同推動環境力學與工程領域的發展和創新。大會對碩博論壇學生報告進行評選,共產生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5個三等獎,其中,我校碩士生王杰東獲一等獎。
在閉幕式上,劉加平院士為碩博論壇優秀報告研究生頒發證書。
與會師生參觀了御風園航空航天教育教學實踐基地。



